西南政法大学 当前位置:西南政法大学 > 正文

第十二届重庆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颁奖活动举行,唐良智出席并颁奖

  • 浏览次数:83       来源:西南政法大学

  6月29日,第十二届重庆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颁奖活动在重庆一中举行。市委副书记、市长唐良智出席活动并为获奖学生颁奖。

  市领导熊雪等参加颁奖活动。

  唐良智代表市委、市政府,代表陈敏尔书记,向20名获奖者表示祝贺。唐良智说,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科技创新的生力军。当前,重庆正深化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的重要指示要求,高标准打造西部(重庆)科学城,高水平建设科技创新中心,让创新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能,这需要广大青少年积极投身到科技创新实践中。同学们的创新成果,充分展现了勤于思考、大胆实践、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更让人看到了重庆这座城市的明天和希望。希望全市广大青少年志存高远、脚踏实地,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善于圆梦,崇尚科学、学习科学、运用科学,弘扬科学精神、增强创新能力,为建设科技强国不懈奋斗。全市各级政府各部门要全力支持青少年参加科技创新实践活动,全面加强青少年科技教育,为广大青少年创新创造提供广阔舞台,让科技创新之花开遍巴渝大地。

  本届重庆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和提名奖获得者各10人,他们分别来自重庆市名校联合中学、南开中学、重庆八中、巴蜀中学、西南大学附属中学、重庆一中、忠县中学、酉阳二中、育才中学、德普外国语学校、松树桥中学、渝北区天一新城小学、渝北实验小学、南岸区珊瑚实验小学、江北区华新实验小学、荣昌区棠香小学、重庆人民(融侨)小学,年龄在11岁到19岁之间。获奖作品有科学研究,比如彭山珊同学关于二氢杨梅素抑制肝星状细胞活化及预防肝纤维化的作用研究;有科技应用,比如邓嘉阳同学的纳米磁流体智能科教设备;有实用发明,比如尹艺臻同学的水面悬浮垃圾收集装置,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颁奖活动结束后,唐良智还来到重庆一中校史展览馆,调研学校教育教学、科技创新、历史人文等情况。

  市有关部门、沙坪坝区、有关学校负责人参加。

  12届近200名学生获奖播下创新的种子市长奖激励青少年踊跃参与科技创新

  6月29日,在第十二届重庆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下称市长奖)颁奖仪式上,尹艺臻等10名学生获得市长奖,冉超峰等10名学生获得市长奖提名奖。

  本届市长奖评选活动自去年10月启动,共有来自渝中、渝北、南岸、酉阳、忠县等20个区县、64所学校的中小学生申报。经评审,最终确定20名学生获奖。

  设立于2005年的市长奖,激励着全市青少年踊跃参与科技创新,极大地鼓舞了他们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和热情,在全市形成了青少年科技创新的良好氛围。

  科技成果来源于生活

  年仅15岁就获得3项国家专利

  市长奖获得者、重庆市名校联合中学校初三学生尹艺臻常常被老师、同学称作“创新明星”“科技小达人”。

  年仅15岁的她,因为喜欢发明创造,已经获得了3项国家专利,水面悬浮垃圾收集装置就是专利成果之一。

  “在一次春游划船活动中,我发现湖面漂浮着很多垃圾,两个工人吃力地打捞这些垃圾,工作量很大。”这让她萌生了研制一种全自动、全电力、安全高效的水面悬浮垃圾收集装置的想法,代替工人做这些又苦又累的工作。

  通过利用业余时间进行实地调研和数据收集,上网查阅资料和反复研究实验,尹艺臻把想法变成了现实:利用可充电式水泵产生有序水流,使悬浮垃圾在有序水流的带动下,自动收集到集渣和储渣系统中。而且,装置还可以由两侧叶轮在电机的带动下实现前进、后退和转向。这项成果让她多次斩获科技创新大奖,还获得了国家专利。

  市科协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些获奖者的科技成果大都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他们都是优秀的“生活观察家”,懂得用自己所学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巾帼不让须眉

  女生获奖者占据“半壁江山”

  与往届不同的是,本届获奖者中,女生占据了“半壁江山”,其中市长奖6名,市长奖提名奖3名,展现出“巾帼不让须眉”的特点。这从侧面说明越来越多的女生参与到科技创新实践活动中,并取得优异成绩。

  本届市长奖获得者、现就读于大连理工大学的冯路桥从小就善于观察周边事物,喜欢动手,大胆探索。在重庆八中读高中时,有次无意间在家里看到小时候的玩具拉哨,突发奇想,开始研究把它的原理用在发电上。

  利用电磁感应和动力学理论,她研制出一个超轻、高输出的拉哨状便携式供能装置,可以在短时间内持续稳定地进行能量转换,实现较大功率输出。目前,该装置已经在血糖仪、电子温湿度计等设备上进行了试验,效果明显。

  凭借“基于摩擦生电原理拉哨状供能装备的构造与应用研究”这一成果,冯路桥在第33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斩获大赛最高奖项“中国科协主席奖”,成为首次获得该奖项的重庆选手。

  此外,本届市长奖评选的覆盖范围较上届也有明显扩大,参与区县由上届的13个区县,扩大为20个区县。

  “近年来,我市围绕市长奖评选表彰,开展了丰富多彩的青少年科技创新实践活动,引导科技资源向更多区县覆盖,让更多孩子热爱科学、勇于探索,让创新的种子在他们心中快速生长,对他们未来的成长也将产生重要影响。”市科协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引导青少年科技创新实践活动由普及向提高方向发展,我市青少年科技创新的整体水平也在不断提升。

  2005年以来评选表彰12届

  102名中小学生获得市长奖93名获得提名奖

  市长奖设立于2005年,迄今已评选表彰12届,我市102名中小学生获得市长奖,93名中小学生获得提名奖。

  “作为我市青少年科技创新的最高奖励,市长奖不仅是荣誉,带给青少年的,是学科学、爱科学的丰腴土壤,让他们从小在心中种下创新的种子,并且让创新的种子快速生长,未来拥有更全面、更好的发展。”市科协相关负责人表示。

  市长奖获得者李扬旭,现已就读于清华大学。从小爱科学、喜欢钻研的他,并没有因为搞科研而耽误学业,而是在科研探索的过程中,让他拥有了更强的综合能力。

  在李扬旭看来,对于研究者而言,这也是个磨练心性的过程。原本性子急躁的他,一步一步耐心地完成实验,在这过程中,不仅启发了他关于人与自然的思考,心境也从最初的急于求成,转为后来的沉着冷静,形成科学、细致、严谨的科学态度。“做研究耽误了一些时间,但这也倒逼我必须提高学习效率,才能不把功课落下。”正因如此,凭借出色的成绩和综合能力,他被清华大学录取。

  如何在生活学习中更好地去发现科技创新的“金点子”?冯路桥分享说,一定要大胆想象,并且亲自去参与实验。大胆想象,才会有创新点;参与实验,才能真正理解自己研究的项目,而且更能感受科技带来的快乐。而创新的过程中,认真学习基础知识也很重要。“我们所参与的科技创新活动,其实都与物理、数学、生物、化学等学科知识有关,并不是因为搞科研就偏废了学业。”

0.278750s